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中華電信是全台第一家簽署支持「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The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以下簡稱TCFD)倡議的電信業者。自2020年起,按TCFD框架,積極展開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分析,據此推動氣候變遷調適與減緩工作,持續降低企業營運風險,並帶動產業創造機會。
中華電信成為全球電信產業首家通過「TCFD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符合性查核」並連續二年榮獲最高等級─「第五級:優秀(Excellence)」成績者。

中華電信TCFD揭露資訊中華電信已依據TCFD所建議之框架,進行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分析工作,並有初步成果,以下按TCFD的四大核心要素,「治理」、「策略」、「風險管理」、「指標與目標」,分別說明中華電信的執行成果。
治理
中華電信由董事會核定風險管理政策、架構及文化,設有風險管理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召集人,向董事會報告; 而本公司永續發展委員會下設之環境(E)分組負責管理全公司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策略與行動,並對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進行分析與追踪,環境(E)分組將把評估分析結果匯報風險管理委員會,由風險管理委員會將氣候變遷風險與公司其他風險綜整評估,視風險程度採取必要的緩解措施。環境(E)分組將定期產出TCFD評估報告予董事會層級報告以供營運決策參考。
策略
中華電信依照TCFD框架,設定基準情境與2°C情境,鑑別與分析本公司營運範疇與上下游、以及資產整個生命週期的短中長期的氣候風險與機會。

編號 | 名稱 | 風險等級 | 時間範圍 |
---|---|---|---|
R1 | 永續相關法規增加 | 高度 | 短期、中期 |
R2 | 台灣能源結構變化,以致電費上漲 | 高度 | 短期、中期 |
R3 | 溫室氣體排放成本增加(如因應法規額外支出碳費) | 高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4 | 碳權價格上升,以致須花費更多成本達成淨零排放 | 中度 | 中期、長期 |
R5 | 為提升能源效率,汰換低耗能之設備(如電動車) | 中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6 | 新科技投資失敗(如原先開發技術不符合低碳效益,以致原本投資的新科技失敗) | 低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7 | 未投入於低碳轉型的技術,錯失投入於低碳研發的趨勢 | 低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8 | 客戶行為改變(如消費者氣候變遷意識提升,轉變產品服務的需求) | 低度 | 中期、長期 |
R9 | 供應商減碳成效不如預期,以致影響聲譽 | 低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10 | 面臨訴訟風險,影響聲譽 | 低度 | 中期、長期 |
R11 | 強颱發生頻率與嚴重性增加,以致設施設備受損 | 中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12 | 暴雨發生頻率與嚴重性增加,以致淹水損壞設施設備 | 低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13 | 因極端氣候事件衝擊供應商營運生產,以致產品供給中斷延誤 | 低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14 | 平均溫度持續上升,以致能源消耗量增加 | 高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R15 | 全球海平面持續上升,台灣沿海低窪地區遭淹沒,導致資產受損 | 低度 | 短期、中期、長期 |
備註:短期定義為現今至2025年;中期為2026-2030年;長期為2031-2050年
根據2021年氣候變遷專案的分析結果,實體風險主要的影響是強颱發生頻率與嚴重性增加,以致設施/設備受損;轉型風險則是台灣能源結構變化,以致電費上漲;主要氣候機會包話「5G、IoT、數位新興科技普及,帶動產業轉型」。
風險管理
永續發展委員會之環境分組於2021年執行氣候變遷專案,參考ISO 31000風險管理指引,對每一個風險所造成之危害,採用以下方式進行危害程度評估:風險危害=發生可能性×影響程度,透過專家評鑑法(Delphi),調研相關部門資深主管的專業經驗,針對發生可能性從「極無可能」、「不太可能」、「有可能」、「很有可能」至「極有可能」分為五個級距,影響程度則依據中華電信實收資本額比例進行級距劃分為五個等級:極高、重大、高度、中度、輕度,鑑別得出共發現10個轉型風險及5個實體風險。

環境分組針對氣候變遷風險進行風險評估,擬定必要的緩解措施,依風險矩陣判定風險等級,風險管理委員會根據各機構評估分析結果進行整體風險評估與覆核,追蹤監控,並適時向董事會報告。
指標和目標
中華電信依據氣候變遷減緩與調適的兩大策略項目所制定之指標項目,進一步設定本公司氣候風險與機會目標,以控制本公司風險與機會項目。
類別 | 項目 | 指標 | 目標 | 2021年成效 | 行動方案 |
---|---|---|---|---|---|
風險 | 氣候減緩 | 溫室氣體排放量 | 淨零排放 | 2021年碳排放量為734,866.729t-CO₂e,較前一年下降7.02%連結:中華電信溫室氣體範疇一、二、三排放量 | 本公司提出氣候變遷戰略規劃,並進行系列綠能轉型專案,包括:提升IDC能源效率、再生能源案場建置與購買綠電、儲能設備開發等。 2022年會朝向供應鏈做相關的宣導與專案的範疇擴展。 |
氣候調適 | 氣候災害韌性程度 | 提升災變後基地臺之存活率達96%以2016年為基準年,提升機動性馳援緊急通訊服務整體能量至1.5倍 | 積極配合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的政策,並協助達成2021年階段目標,其中本公司在2017-2021年度總計建置20台機動式防救災行動通訊平臺,為同業最多。 | 擬定短中長期的氣候變遷調適計畫,覆蓋全台所有現有和新建之營運據點與通信設備。同時將持續進行綜合水壓力的風險評估、滾動式優化短中長期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以及針對重點區域進行調適計畫的演練與強化工作。 | |
機會 | ISO 14064-1 溫室氣體管理系統 | 綠色產品及服務營收佔比 | 預估綠色產品及服務營收逐年成長 | 2021年綠色產品營業收入為152.8億元,佔總營收8.54 %。 | 中華電信每年積極投入資源於創新研發,同時已規劃長期業務發展計畫。目前本公司推出業務包括iEN智慧節能服務、AI智慧分析雲、大數據專案建置等新興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