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類別

創造數位機會

數位機會的基礎,是中華電信同仁們辛苦地深入偏鄉,承擔絕大部份寬頻及行動網路建設工作的成果。有了硬體基礎建設,我們再進一步提供通訊產品/服務的捐贈或優惠,並且以中華電信基金會與企業志工,投入偏鄉社群的數位教育工作。

除了關心下一代的成長,我們更進一步協助社區文化產業,助力地方創生。透過由下而上、全方位的努力,我們期望共同建設台灣成為一個數位包容的社會。

項目 2021年成果
中華電信基金會「蹲點.台灣」計畫
  • 第13屆「蹲點.台灣」計畫,因疫情暫停實體活動,但持續維運「蹲點.台灣」網路平台,亦線上評選「蹲點.台灣」紀錄片新秀獎,以實際行動支持蹲點同學的影像創作,傳達正向力量
創新應用大賽
  • 持續14年舉辦創新應用系列賽,推動台灣數位創新發展
電腦教育/網路課輔
  • 《伴您好讀》社區網路課輔12年來輔導學生3,389人,課輔時數達到102,178小時
  • 定期辦理iPhone助盲訓練課程,協助盲友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接軌數位生活
應用輔助開發/就業
  • 自2013年起,發展無障礙輔助App,瀏覽人次近3千萬
  • 成立EYE社會創新客服中心,讓視障朋友可從事客服工作,進入職場、自主自立

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深耕台灣社區16年,從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UN SDGs)出發,以縮短城鄉資源落差為目標,扮演資源連結平台的角色,提供社區數位學習、學生青年志工、體育藝文活動、地方產業轉型行銷,及地方創生協助等資源,並在社區參與過程中,挖掘出屬於在地的動人故事,及別具特色的地方產業,成為支持台灣在地社區勇往直前的力量。

此外,基金會於全國建置89個「數位好厝邊」,合作據點已遍布全國北、中、南、東及離島,包含閩南、客家、原民、新住民姐妹等,期待透過好厝邊平台的集結和串連,讓不同族群、不同年齡的住民,都能在其中獲得數位機會和能量,縮短都市及城鄉間的資源落差。

【蹲點.台灣】- 大專青年服務學習

自2009年起至2020年,基金會每年召募全國大專青年,於暑假期間前往全台「數位好厝邊」蹲點。透過學生對社區需求的瞭解,並結合自身專長,設計並實踐符合在地需求之服務方案,同時進行文字與影像記錄,分享在地經驗。

參與計劃的大學生,於全台重點社區進行多元服務,透過多元課程及教案,陪伴社區長輩和孩子們度過豐富的暑假。同時,也為社區做文史田調、設計產業DM、拍攝部落尋根紀錄片等,努力保存在地故事,為社區帶來新觀念新視野,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縮短城鄉落差,為社區偏鄉帶來更多面向,切合在地實際需求的服務解決方案,翻轉地方產業。

因疫情影響,2021年暫停實體活動,預計2022重新展開,但網路平台持續運作,並舉辦「蹲點.台灣」紀錄片新秀獎之評選。

...

助力地方創生 -「蹲點創新設計行動」

中華電信基金會看見在地人力物力的不足,地方產業發展受到侷限,2020年起,策劃「蹲點創新設計」行動,聯手地方產業及社會企業,招募具設計、城鄉發展專業,及任教大專院校設計師,組成團隊進駐選定社區,運用設計力,與社區夥伴共創地方產業解方。

因成效佳,2021年續為辦理,具體協助花蓮黎明教養院、花蓮邦查農場,與桃園新屋愛鄉協會,以共創、共融及共享的精神來解決問題,助力地方創生。

...

伴您好讀《社區網路課輔》

自2009年莫拉克風災過後迄今,中華電信持續支持偏鄉教育與數位學習,藉由企業志工服務觸角的延伸,及網路視訊科技的運用,將家教式的教育資源,用數位科技送達到偏鄉、弱勢學子手中,許偏鄉新世代孩子一個「有安全、有尊嚴、有希望」的學習環境。

項目 說明
目標 於2030年達成累計:
  • 幫助5,000人次偏鄉學童接受網路課輔服務
  • 參與網路課輔教學志工人數累計逾8,000人次
  • 志工參與網路課輔教學受訓,累計投入總時數逾15萬小時
特色 鼓勵大學生參與,運用網路視訊科技、一對一教學,輔導偏鄉地區的國中、國小學生,提升學習成效,縮短數位落差,促成教育機會平等。
成果 小學伴 大學伴 課輔時數 夏冬日學堂/相見歡活動
3,622人次 5,610人次 107,467小時 3,278人次
...

返回頂部